为什么朋友圈被心灵鸡汤轻易攻占

快科技 2016-02-05 09:39新闻 标签:心灵鸡汤 朋友

先来讲两个听来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去公司应聘,老板告诉这群求职者千万不要打开一扇门,大家答应下来。老板走后,只有这个年轻人打开了这扇门,里面一张纸条:你被录用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拘泥于条条框框,要敢于尝试。

第二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帮老人看东西,老人说不能打开,年轻人就老老实实地没有打开。老人回来,笑着问他,“你没打开吧?你真是一个好人。”然后给了他很多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诚信。

这是同一本书上的两个心灵鸡汤,读完心灵确实为之一振:请问到底什么时候打开,什么时候不打开?

虽然这碗端出来的热腾腾的“鸡汤”总是不给你勺子,但朋友圈里却被它氤氲的热气笼罩了。

在调研公司凯度集团连续第三年发布的《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里,心灵鸡汤成为微信朋友圈里的“爆款”。

这份报告摸清了中国人在微信上到底看些什么。它分析了微信上最热门的50个公众号,在2015年9月15日到12月15日间发布的所有文章的阅读情况。3个月里,这些公众号共发布了26202篇文章,总阅读量为69亿次。其中情感类内容,尤其是“心灵鸡汤”文章,变得特别受欢迎:50个最热门公众号中有19个是情感类账号,而去年只有3个。

“微信上‘鸡汤’内容的受欢迎程度达到了爆发式的增长,因为有很多用户需要心灵慰藉。” 该公司研究与咨询部负责人徐凌蓓说。

1993年,美国人杰克·坎菲尔与马克·汉森共同出版和发行了《心灵鸡汤》系列书。传入中国后,逐渐成为一种文体类型,产生了无穷无尽的故事和人生感悟。看看大陆版各辑标题你就懂了:第一辑《活着,就有希望》,第二辑《幸福就在身边》,第三辑《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10年以前,心灵鸡汤是绝对的褒义词。那些备战高考的年轻人绞尽脑汁地在《读者》、《格言》和《意林》里,寻找这些暖心的小故事,默念着“灵魂也需要营养”,工工整整地把“人生真谛”摘抄到小本子上,等待在作文考试中,感化判卷老师,顺便得个高分。

生存的意义、死亡、爱情、友谊等永恒的难题,摆在未经世事的少年面前,总是显得过于宏大而神秘。那些茫然失措又躁动不安的心特别热衷于心灵鸡汤的调味。同样,社会或群体在心智不成熟时,也特别需要心灵鸡汤的温暖与鼓励。

朋友圈的善男信女们大概有着相似的柔软内心。心灵鸡汤用一个故事来让人产生共情,比如处在职场、感情中的困境;然后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抚人的情绪,化困难为正能量,让人产生一种飘飘忽忽的力量感。倾向感性思维的人,本身就更加喜欢在社交网络上分享。当他们自认为受到感动、鼓舞时,分享的欲望就更加强烈。

怪不得朋友圈轻易地就被心灵鸡汤攻占了。临床心理学博士史蒂芬·布莱尔思说,面对复杂的现代社会,人们找到了励志心理学这样一种删繁就简的方法,它轻描淡写地把意见、意识和可靠的事实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给读者一种强大的自我安慰。也就是说,心灵鸡汤迎合了人们偷懒的心理,认为做到了几点就如何如何了,等到实操时才发现,你或许连一点都做不到。

知乎大神对心灵鸡汤的评价是,先讲一个故事,再给一个结论。故事本身并无逻辑,结论也非真正的公理。但是讲故事和讲道理的人总是一副“我领悟了人生真谛现在传授给你”的样子。

正因如此,心灵鸡汤渐渐变成一个贬义词,尤其是对习惯理性思考,寄希望于在心灵鸡汤里找到问题解决方法的人来说。有人总结了朋友圈几大烦:鸡汤、代购、算命、集赞、晒娃、自拍、秀恩爱。“鸡汤”位列第一,到头来人们发现那不过是缓解焦虑的安慰剂,而非治疗顽疾的良药。

不知道是不是出于这样的体悟和反思,大家开始担心社交媒体给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了。《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的数据还显示,中国人使用社交媒体的程度仍然在快速上升,超过一半(51%)的中国城市居民已经成为社交媒体用户——但是,认为社交媒体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积极影响的人仍然在减少。

揭秘:为什么朋友圈被心灵鸡汤轻易攻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