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消费者只知道企业表面广为人知的一面。但我们相信,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还有不为世人所知的另外一面。比如,某项新技术的问世,在背后付出的努力和洒下的汗水。自主研发的某个不起眼的技术或零部件,却足以影响整个产业链的运转和创新。今天,我们以“智变·创变”为时代命题,希望可以挖掘出更多企业不为世人熟知的那一面。

屏幕面板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都面临着“缺芯少屏”的问题,与自主芯片的艰难突围相比,国产屏幕面板已经迎来了决战胜利的曙光。

屏幕面板-01

2003年,京东方利用亚洲金融危机的机遇,以整体收购的模式成功收购了韩国现代集团的液晶面板业务,拥有完全的独立自主权和生产安排权,并以此为学习基础于2005年在北京建设了第一条5代TFT-LCD生产线。至此,京东方也成为了中国大陆第一家拥有TFT-LCD核心技术与业务的企业。

受京东方模式的影响,以天马微电子和华星光电(现已改名为TCL华星)为代表的企业先后投入到自主建设TFT-LCD产线的路线中来,并不断创新和扩大产能,结合我国相关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扶持,终结了我国“少屏”的历史。

截至2019年,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全球出货量已经占据了全球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其中京东方更是从2018年开始就蝉联全球显示面板企业出货量第一的桂冠。

在OLED屏幕领域,三星和LG Display一直都是行业的引领者。我国OLED产业起步较晚,而且早期主要投入的是PMOLED(适用于小屏的MP3、穿戴式设备等)领域的研发。在适用于智能手机领域的AMOLED屏幕领域,国产OLED屏幕直到2017年前后才被大批量应用到具体的终端设备上,但扩张速度极为惊人。

在大家关注的折叠屏手机领域,华为Mate Xs的折叠屏来自京东方、摩托罗拉Razr V3的折叠屏来自TCL华星和京东方,柔宇科技旗下的柔派2则采用了自家第三代蝉翼“全柔性屏”。

屏幕面板-02

目前,京东方、TCL华星、和辉光电、维信诺、深天马、柔宇和长信科技等国内企业的OLED技术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力。据市场研究公司Omdia发布数据指出,2019年京东方OLED面板出货量为3910万块,比上年同期暴涨700%。

据专家预测,2021年我国OLED产线月产能将超过450kpcs,占全球产能比例26%。到2023年,中国大陆地区的OLED面板总产能占比将近46%,终结OLED屏幕被韩系厂商的垄断的历史。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国产屏幕面板的占有率越来越高,但在上游的原材料领域却依旧存在较大不足。

比如,TFT液晶原材料和背光模组模块中最重要光学膜的原材料光学基膜都被国外巨头把控,OLED的关键材料玻璃基板也长期由美国、日本和德国的企业垄断,在成膜、曝光、光刻胶涂布和刻蚀等流程中用到的材料和设备的国产化也严重不足。此外,OLED屏幕所需的驱动芯片(DDIC)也长期来自韩系(LSI、Maganachip)和中国台湾(联咏、瑞鼎)。

好消息是,随着国产TFT-LCD和OLED屏幕面板自给率的不断提高,上游原材料的国产化也会因此受益。曾经需要全部依赖进口的偏光片就已被国内的三利谱和盛波光电等企业攻克;诚志永华、江苏和成和八亿液晶旗下的TFT液晶原材料以及乐凯集团、康得新、裕兴股份、南洋科技旗下的光学基膜市场份额也在稳步提升之中;东旭光电已量产了柔性OLED玻璃基板;以华为、汇顶科技、集创北方为代表的企业也开始涉足面板驱动芯片的研发。

虽然我们在OLED屏幕面板的研发层面属于后来者,但在基于OLED屏幕之上的功能创新却又是引领者。比如,继密码解锁、电容指纹解锁、人脸识别和虹膜识别之后,第一次将指纹识别模块置于OLED屏幕之下,真正将屏幕指纹识别功能量产的方案就来自国内的汇顶科技。全球首发屏下摄像头技术的中兴天机Axon 20,其背后的方案商则是国内的维信诺。

21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从原材料到设备100%国产化的屏幕可以一统手表、手机、笔记本和电视等所有需要“视觉交互”终端设备的江湖,并让以苹果为代表的国际品牌产品也能以用上中国制造的高质量屏幕面板为荣。

有关国产屏幕面板的更多故事,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参考《电脑爱好者》2020年第21期的特别话题《还原更精彩的“视界” 回顾屏幕面板发展历史》。

缺芯少屏,大而不强一直都是我国高速发展时期饱受诟病的缺憾。但是,我们始终坚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亲眼见证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三大转变,正式迈入制造强国行列!